首页

【2009什么年】2009年12月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教学体会 |

时间:

2024-02-02

|

【www.sudunlaoyingcha.com--教学体会】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分数 120分   时限 150分钟    命题  徐世艳   张少坤)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品析汉字(10分)

1、结合语言环境,给加粗的字注上拼音(2分)

一个热爱语文的人,绝不会在语言积(          )的过程中感觉到劳(      ),尽(   管优美的语言无穷无尽(   

2、根据拼音提示,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括号里(2分)

  A 做人要guāngmínglěiluò          ,B 做事要duódéliànglì             

C做学问要qièěrbǜshě             , D 做朋友要gāndǎnxiāngzhāo       

3、用组词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1分)

身正为(         )       (          )为师

4、仔细揣摩“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中的“名”的意思,并写出含有“名”字且意思与“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相同的一个四字词语(1分)

                                                                                      

5、读了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背着母亲行在走田间小路上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无不被其孝顺所感动,请从汉字的造字方法上解释“孝”的本意。(2分)

                                                                                      

6、下列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语,请你写出对它的理解(2分)

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

                                                                                     

阅读美文(60分)

 一、享受山川之美(8分)

游白水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1]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2],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3],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4],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5],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6],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1]过: 苏轼的小儿子苏过,[2]少北:稍向北。[3]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4]“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5]俛仰:即俯仰,指弯身抬头,形容一上一下时的样子。 [6]击汰(dāi):击水。汰,水波。

7、根据提示,用本期学过的古文中的原文回答。

A:“书以付过”的“书”与《陈涉世家》的中      的“书”意思相同。(1分)

B:“其源殆可熟物”中的“殆”与《隆中对》中的 的“殆”意思相同。(1分)

8、写出“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的大意。(2分)

                                                                                     

9、从文末看,本文的作者是苏东坡,他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亲人良好祝福的诗句是                            (2分)

10、文中只用“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好在哪里?(2分)

                                                                                     

 

二、体验生活之美(13分)

眼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憾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⑧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⑨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⑩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⑪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⑫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⑬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⑭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⑮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11.文中第⑤自然段列举了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这些眼睛中一定不包括              的眼睛。(1分)

12、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不同含义。(2分)

A. 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B、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13、文中第②自然段写道:“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2分)

①                    ②                ③                       ④                                                                                

14、文章具体描写了哪几种眼睛?作者分别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15、文章第⑬⑭⑮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

                                                                                      

16、文章写“我”在黄昏时的一条山路上赶路寻找“宿店”,遇到一位失明老人,“我”真想伴他走一程,……但我终于先行了。你认为“我”该不该“先行”?为什么?(3分)

                                                                                       

三、领略文化之美(11分)

                                                       
①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据统计,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五万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术刚刚发明,印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谁知道有多少诗歌流失了!盛唐重要诗人王之涣,就只剩下了六首诗。那么,整个唐代流失的数字,又有谁能统计出来?
  ②唐代,连政治连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唐代的诗坛,不仅诗多,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韩愈、像白居易、等等等等,“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诗从创作时,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     ),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      )。
  ③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来了,放声一唱,就是“ A    ,   ,看看这胸襟气度!在交通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的古代,山那边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而这只有人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的活着,不会有政治地震与任何外力来阻隔人相会的愿望,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
  ④于是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    !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
   ⑤于是那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来了,他们是盛唐的仪仗队,显示着盛唐的国威。王昌龄来了,高唱战地进行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于是高适来了,他的千古绝唱《燕歌行》如钱塘江潮一样喷薄而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于是岑参来了,这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满怀激情高唱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群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⑥终于李白来了,他配合时代的最强音,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C    ”。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黄河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时才能找到的感觉。正是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⑦然而,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终于酿出了“安史之乱”,这一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争,把盛唐的气象一下扫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走来了。这个悲天悯人的诗人,虽然到“安史之乱”爆发那一年已经四十四岁,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他用嘶哑的歌喉唱出来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一片中唐的血泪,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
  ⑧于是韩愈来了。这位个性极强、想把盛唐气象召唤回来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诗人,开创了一个奇崛险怪的诗派。他大声疾呼,用诗一样的语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千古名言。显示出想用地震的强力重新推出一个高峰的魄力。于是白居易来了,一出场就倔强地唱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显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个极有活力的存在。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诗歌的风格浅切平易,与韩愈的奇崛险怪双峰并峙,使唐诗呈现出又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天地。
  ⑨然而,唐王朝毕竟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诗也从中唐的再度繁荣跌进了晚唐的衰飒。于是李商隐来了。他眼前一片朦胧,不知风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他的歌声是感伤的、低沉的,望着逐渐黯淡的黄昏,一唱一咽地低吟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D ,     ”他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得意,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唐王朝的日暮途穷。
17、仔细阅读,给文章拟一个标题。(2分)                                                                                     
18、在A、B、C、D处填上恰当的诗句。(2分
                                                                                   
                                                                                 
19、将①“无能为力”和②“无从着手”两个短语的序号填到文中的括号里,使其表意准确。(2分)
(                   )                   (                        
20.、(1)王昌龄、高适、 岑参都是“高唱战地进行曲”的诗人,他们这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被称作            ;(2)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唐朝的           (人名)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21、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和发挥想象,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景象写成一段有声有色有形有感的文字,不少于60个字。(3分) 
 
四、品味乡情之美(14分)

乡愁诗人与运河

 

①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⑤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 老人是余光中。 
⑦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⑧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⑪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⑫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⑬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⑭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⑮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22.、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很容易使人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请你写出这首诗。(2分)
                                                                                       
23、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河堤徜徉 →                 抒怀 
24、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25、第⑩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分) 
                                                                             
26、文章引用《乡愁》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3分) 
27、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五、感悟力量之美(14分)
胡杨树
 
 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推枯拉朽的力量来。
    ②这便是胡杨树!
    ③这样的树只有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人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晨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五进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腰枝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雪花的棕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空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皱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兵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⑪ 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28、第 ①段中的“司空见惯”可用另一个四字词语替换并不损文意,请写出(1分)
29、作者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作者认为这样的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概括。(3分)
30、第⑥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3分)
                                                                         
31、顺着作者的思路,在横线上补写两句,使内容更丰富,“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                           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2分)
 32、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33、从(A巧用比喻,B善用对比)鉴赏角度任选一个,结合原文写一段鉴赏文字,要求:①所选角度至少举出两例加以分析;②不少于60字。(3分)

 

真情写作(50分)

34、挺立在荒漠中的胡杨是不屈者的象征;伫立在路边的行道树是奉献者的象征;屹立在悬崖上的松柏是坚强者的象征。是啊,人与树是多么的相似:父母像树,成长路上给予一片绿荫;老师像树,求学途中奉献一串果实;朋友像树,甚至那些擦肩而过的陌路人也像树……

请以“你,就是那棵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抒发你的真情实感。

 

延伸阅读
对于某件事我们产生了新的看法时,我们可以用笔纸进行简单的记录。心得体会通常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教学体会(合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09-18
湖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考查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纸)上。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同步练习
2024-04-24
陕西省宝鸡市201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 文 试 题同步练习
2024-04-22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年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说明同步练习
2024-04-22
第2课《诗歌二首》同步练习《观沧海》同步练习读《观沧海》,完成文后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同步练习
2024-04-19
上海市虹口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同步练习
2024-04-17
上海市静安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同步练习
2024-04-17
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语 文 2010 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同步练习
2024-04-14
陕西省宝鸡市201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记载武王克商的重同步练习
2024-04-14
巢湖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只能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同步练习
2024-04-01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