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

思想宣传 |

时间:

2024-03-26

|

【www.sudunlaoyingcha.com--思想宣传】

2010届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三复习教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水平测试要求: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考点1、课标指引: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

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化;各种力量争论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出不穷,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并形成来不同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6、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总之,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2、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老子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继承老子的学说,

法家

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考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主要观点:

   孔子——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天行有常。

探究学习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D)

    A.道、儒、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C)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C)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B)

A.“有教无类”                    B. 贵贱有“序”  

C.“仁者,爱人”                    D.“克已复礼”

考点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的现实需要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

(2)“大一统”     “君权神授”

(3)“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太学:

①创立:

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②影响:

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探究练习

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C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 )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C )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B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考点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 .北宋:

(1)代表——程颢、程颐

(2)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2 .南宋:

(1)代表——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2)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3)思想——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4)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致良知” “知行合一”。

课堂练习

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C)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考点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社会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源)

2、基本主张:(明末)(1)李贽:

①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下为主,君为客”

(3)顾炎武——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

(4)王夫之——唯物思想

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课堂练习

1、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2、南宋末年坚持抗元斗争的文天祥在被俘后坚贞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这实际上是当时那一社会主流思想熏陶的结果(B )

A.道学   B.理学   C.心学   D.仁学

考点6、

考点7、

收集一些现实生活的实例和接触过的儒家思想学说,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说应该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在现实中 有哪些积极作用同时存在哪些消极作用,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儒家思想?

①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A、传统文化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B、传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       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C、传统文化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D、传统文化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 进作用。

②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A、尊卑等级观念;

    B、重男轻女的观念;

    C、因循守旧的观念;

D、重礼轻法的观念

③对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了解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3、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4、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

5、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6、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 ——文艺复兴(公元14—17世纪) ——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

起源                         复兴                       成熟

考点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A、背景: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

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

平民地位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B、 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

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⒈)人才是衡量事物的标准。

(⒉)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表现。

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A、“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人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在于智慧和理性的高扬。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

B、“美德即知识”

涵义: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结合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主要的哲学观点归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强调人的价值    尊崇人的理性     追求思想自由

课堂练习

1、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观点应是( C )

A.人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考点2、了解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时间:公元14——17世纪

地点:意大利——欧洲

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

代表人

代表作(地位)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歌集》

《十日谈》“人文主义之父”

意义: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考点3、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

(1)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    西欧宗教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天主教神权统治,人文精神在西方得到了复兴。

考点4、理解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

马丁路德的思想: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信仰得救)

2、第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圣经》是信仰惟一的权威)

3、简化宗教仪式4、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意义:(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延续,人文主义运动在教会内部的表现。)

(2)它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实质: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神学(天主教神学),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课堂练习

1.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B)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考点5、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时期

国家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代表

著作

相同点

 

高潮时期

 抨击 反对 倡导 提倡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倡导君主立宪制;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论法的精神>

<波斯人信札>

卢梭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财产私有是不平等根源

<社会契约论>

 

德国

康德

 人非工具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纯粹理性批判》

课堂练习

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说明作者(C)

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维护君主专制

C.崇尚人的自由平等  D.抨击教皇骗子式的说教

2、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B)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自然科学的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考点6、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1、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2、文学特色:先秦-《诗经》和楚辞,两汉-赋,唐朝-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

3、掌握唐朝诗歌繁荣、两宋词繁盛、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

4、认识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其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结构:

一  科技发明和发现

1、 特   点:

  数量多、领域广、水平高(多项世界领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 、表  现:

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医学等

3 、发展阶段:

先秦---元代:成就大、世界领先、新发明新发现多

  自明清以后:主要是总结前人成果,发展相对缓慢

4 、自明清以后科技相对缓慢的原因:

 ①中 国:

a 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

b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但封建经济和封建专   制主义严重阻碍其发展;

c 为加强统治,统治者纷纷采取强化君主专制措施;

d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人们思想,经常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②西 方:资本主义萌芽后,迅速发展,积极对外扩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封建斗争频频开展,科学领域掀起重视实践,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潮,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5、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简单比较: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重视经验的总结,典型的如四大发明

②近代西方科技:重视理论创新,重视规律探索,如万有引力定律等。

6、影响科技发明的因素:

社会稳定与否、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二、文学

1、《诗经》和楚辞:

(1)《诗经》:(主要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歌)

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内容: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2)楚辞: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离骚》:屈原的长诗,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我国古代文学“风”、“骚”并举,“风”指国风,即指《诗经》,“骚”指《离骚》,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风格。)

2、汉赋:两汉盛行,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3、唐诗: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1)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考虑)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以诗赋为主。

(2)唐诗成就:(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各自的代表人物等)

4、宋词:(词,又称长短句,唐代出现,两宋繁荣)

(1)宋代词繁盛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  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

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宋词代表人物(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5、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宋代兴起)(繁盛、衰落原因、认识)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比词更为生动活泼

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散曲:《秋思》)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6、明清小说: (练习册第29页)

(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

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

唐朝——(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

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

明清——空前繁荣

(2)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

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明清小说成就:(四大长篇古典名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和讽刺小说  )

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掌握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成就,京剧形成发展的过程。

知识结构:

一、汉字和书法艺术

(汉朝)

(秦朝)

(商朝)

1、汉字的发展演变:

(1)起源:图画

(2)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商朝时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走向成熟)

(3)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魏晋时期

2、书法:

(1)发展阶段:自发阶段——————自觉阶段

(2)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3)三种书体的特点、成就:(教材P46-47页)

书体

特  点

功能

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实用

功能

[魏]钟繇、   [东晋]王羲之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

审美

功能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审美

实用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北宋]苏轼、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

二、绘画艺术

时   期

特     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先秦时期

由萌芽走向成熟,人物画为主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秦汉时期

门类丰富

壁画《夫妇饮宴图》、马王堆汉墓帛画

魏晋南北朝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时期

中国绘画的高峰

展子虔《游春图》、

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时期

全面发展,宫廷画活跃,风俗画出现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文人画特点)

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

郑板桥《墨兰图》

1、两宋风俗画出现的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适应市民生活需要(艺术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映了社会生活)

2、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戏剧、小说成就突出的原因:封建专制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元、清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比较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文人借助戏剧、小说、书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个性,抒发情感)

三、戏曲艺术

1、中国戏曲的发展: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

春秋战国:出现优伶

元朝:元杂剧把中国吸取艺术推向成熟

明朝: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京剧形成、发展
2、京剧的形成、发展过程:

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③同、光年间——京剧成熟;         ④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梅兰芳等)

单元小结:

一条线索: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演变

三个重点:

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五个领域;两点认识;三个原因——见第8课提纲)

②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③书画和戏曲艺术成就(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的成就)

几个认识:

①古代中国科技曾经长期领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反映,而文学、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民族和外交关系等)

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

④对待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的态度:

  批判继承,不断创新,使之与时俱进、走向世界。

(科技、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建立的意义

2、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3、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4、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一、物理学

1、近代物理学——经典理学的建立(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n      伽利略(17世纪,意)——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⑴认为物体如果不受阻力,它将速度保持不变地持续运动下去

⑵突出成就是创立自由落体定律

⑶最先倡导实践、实验加数学的物理研究方法

⑷他的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为经典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真正的开端

n      牛顿(17世纪,英):经典力学的建立者

⑴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⑵牛顿的贡献:提出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

⑶确立的意义: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促进了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促进了资本主义两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2、现代物理学(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它们提出的意义)

n      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n      量子论:(微观世界)

⑴诞生标志:1900年,德国,普朗克发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⑵内容: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和能量也是由一份份的“能量原子”构成的假说

⑶意义: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n      爱因斯坦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

⑴狭义相对论:

①提出:1905年,德国,爱因斯坦在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狭义相对论

②内容: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⑵广义相对论

①提出:1916年    ②内容: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和分布

       ⑶相对论诞生的意义: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是空论,并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新的高度。

二、生物学——进化论

3、了解《物种起源》: 1859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4、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n      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n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n      人类起源于古猿。

(补充)进化论的影响

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⑵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⑶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的思想界也产生巨大的震动,推动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严复是把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补充了解)15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近代以来科技的进步

5、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n      背景: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普及迫切需要解决动力问题

n      改良过程:18世纪60至80年代,英国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良,1785年投入使用

n      意义:

蒸汽机成为“万能的原动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蒸汽轮船(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和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出现

6、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n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

⑴理论基础:1831年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⑵发明:1866年,西门子(德)研制成发电机;

1873年,格拉姆 (比利时)发明实用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⑶应用: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各种电气产品不断涌现;

        电灯:美国爱迪生     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

        电报:有线电报: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

              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马可尼

1882年,爱迪生(美)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n      电力的广泛应用的意义

⑴推动工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⑵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⑶促进了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7、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n      计算机的诞生:1 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n      互联网的诞生:1969年美国(服务于美苏冷战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n      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⑴缩短了全球的“距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使世界连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⑵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⑶互联网应用于各个领域,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方式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并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2、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5、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6、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7、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线索: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

                                              器物(技术)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中体西用)

               维新派(君主立宪)

制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民主共和)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激进派(民主与科学)        思想文化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近现代中国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过程:

所属阶级

主张

实践活动

学习层面

特点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

技术

地主阶级

洋务派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技术

渐进的过程

资产阶级

改良派

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维新变法

制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制度

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思想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中共

结合国情,

指导革命

考点1、了解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睁眼看世界的背景

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主要代表:林则徐、魏源

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定《四洲志》。(《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⑵、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3、林、魏的思想影响:

①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②林、魏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并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考点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⑴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3)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4)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          思想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5)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出路。

思考: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2.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巩固练习

1、谜语:身体好才能工作好。 谜底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它是下列哪件事的领导人? (C)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考点3、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背景

政治;政局黑暗国势日下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尊孔复古的逆流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标志:1915,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口号: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前期内容:

①思想革命: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②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发展: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社会主义,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巩固练习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主要“新”在(  B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考点4、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撰写文章:

①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学习十月革命,建立劳工社会奋斗。

②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考点5、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

巩固练习

1、是他发表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利;还是他信心十足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   (   C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2、(2005上海)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Science指 (D)

A.科学与技术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一、孙中山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三民主义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有哪些?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带给中国革命怎样的影响?

1、背景:(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相继失败。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纲领分别是什么?)

2、三民主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十六字纲领

含义

局限性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

民族独立

没有明确反帝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核心)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发展补充)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  土地国有

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众基础.

3、孙中山是如何发展三民主义的?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

民族主义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在反 帝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国民的政府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新”在强调普遍平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等的民权;反帝反封

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 相结合

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新”在更关注农

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民和工人

(控制私人资本)

4、如何评价新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的评价:

积极性 :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人民要求、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局限性: ①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 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新三民主义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解决主要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3、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阶段

主要著作

主要内容

形成阶段

中共创建-大革命

1921-1927

《中国社会状况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

开始形成

土地革命

1927-193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

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

1937-1945

《论持久战》

《论联合政府》

《新民主主义论》

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

1945-1949

《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

丰富和发展

过渡时期

1949-1956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

建设时期

1956-1966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邓小平理论

1、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开始形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初步形成: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第一次对其做出系统的阐述。

(3).成熟:

南方讲话:理论体系成熟并形成。

十四大:做出了新的概括,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1、解决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表格

 

解决的问题

精髓

作用

 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旗帜、支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向小康社会迈进(指导思想、旗帜)

2、完成下列表格

 

形成背景

成熟阶段

确立为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抗日战争

 七大

 邓小平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南方讲话

 十五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十六大

 十六大

3、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答: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本质特征是(C)

A.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A.20世纪90年代末   B.20世纪70年代末

C.20世纪80年代末    D.21世纪初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业水平测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探索一: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一、表现:

时间

成就

地位、意义

核能技术

1964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1964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84——1994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航天技术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99

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2003年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杨立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杨利伟也成为中国航天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1973年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也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为俩世界性饥饿问题。

20世纪末

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计划中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计算机技术

198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1993年

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

探索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

国内:1 .政治上:国家的独立(前提)

                党和政府的重视(最主要原因)

2.经济上:实力的增强(保障)

3 .文化教育:教育不断完善(基础)

            科学家的努力

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探索三、“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涵

提出: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内涵:(1)、前提和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

(2)、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方针:是在提倡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2 、 “双百”方针的成果

科学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文学艺术领域:老  舍——《茶    馆》

郭沫若——《蔡 文 姬》

杨  沫——《青春之歌》

赵树理——《三 里 湾》

《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

3、 “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

(1)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2)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

(3)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三、现代中国教育

1、新中国教育的教育方针、措施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p86):

A、“接管”、”改革”、”收回”

B、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C、确立新中国的教育思想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教育成就(p86)

A、教育方针的制定;

B、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两种教育制度”

C、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3)60年代至“文革”期间教育(p87)

“左”的指导思想影响

(4)“文革”结束后

“肯定”、 “领导”、 “整顿”、 “恢复”、 “编写”、 “倡导”

(5)新时期

“三个面向”

巩固练习

1、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B)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火箭 ④航天工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两弹一星”是指(A)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3、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C)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4、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B)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    2、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    3、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    4、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    导言:一定的文化(文学艺术)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考点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

2、代表人物及作品

•    ①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②英国:拜伦

•        雪莱

•    ③德国:海涅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二)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2)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3)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

(4)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2、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美国:马克.吐温等

考点2、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1)经济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

欧美文学:

(1)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美国:马克·吐温海明威:《老人与海》

3、亚非拉美文学

(1)印度:泰戈尔《古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

(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

                   《伊豆的舞女》

(3)中国:

         鲁迅《狂人日记

             《阿Q正传》

考点3、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二)现实主义绘画

  1、代表人物及作品:

米勒(法国)《拾穗者》

列宾(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印象主义绘画

  1)时间:

  2)研究中心: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荷兰:凡高《向日葵》

(四)现代主义美术

*      毕加索与立体派

*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考点4、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一)浪漫主义的音乐

1、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德国和奥地利

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德国:贝多芬 

 早期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后期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②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

(二)民族乐派音乐

1、背景:

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扩张……

2)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柴可夫斯基(俄国)“旋律大师”:《天鹅湖》

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法国画家的有(B)

①德拉克洛瓦②列宾③塞尚④马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 C  )                                                                     

A.古典主义文学B启蒙运动文学C.浪漫主义文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3、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C  )  

A.法国大革命的兴起                    B.启蒙思想的推动   

C.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            D.工业革命的发展

 

延伸阅读
教师思想宣传工作会议心得7篇 作为教师来说,为了能够记录自己的教学工作感悟,可以选择书写心得体会进行表达。那么,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思想宣传工作会议心得【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01-07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风师德思想宣传的主题演讲稿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08-16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同步练习
2024-04-28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三) 2010 3 15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同步练习
2024-04-28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网络 ◆考点阐释考点30: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1 肩负发展中同步练习
2024-04-27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网络 ◆考点阐释考点34: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同步练习
2024-04-27
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十)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大众化的误读赖大仁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同步练习
2024-04-24
铜陵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墨子“义”探微 徐华有关“义”的论述,是墨子思想学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义》篇云“万事莫贵于义”。《天同步练习
2024-04-24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一)把握作者的感情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步练习
2024-04-23
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检测题(湘教版九年级)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同步练习
2024-04-19
  • 推荐访问